蚁族txt下载
这本书,是我带领的课题组和深访团队近两年来研究成果的另一个侧面。
这本书,是影集,是写真,是日记,是回忆。
这本书,是"80后"讲述"80后","80后"拍摄"80后","80后"研究"80后","80后"解读"80后"。
这本书讲述的"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我们之所以将该群体名之为"蚁族",是因为这个群体和蚂蚁有许多相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
"蚁族"的人数到底有多少,没有确切的数字。据我们的调查研究,保守估计,仅北京地区就有10万以上的"蚁族"。此外,上海、武汉、广州、西安等城市也都 大规模存在这一群体。其实,"蚁族"就在我们的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在北京,如果你是一个刚毕业或者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那么,唐家岭、小月河、马连 洼等这些名称,估计你早已耳熟能详了。是的,那就是"蚁族"们的聚居地,我们称之为"蚁域"或"大学毕业生聚居村"。
与现实生活中"蚁族"的庞大数量相比,在社会关注度上,"蚁族"却是一个极少为人所知的群体。现在社会上经常出现的是以"农民工、下岗职工、农民"为主题 的媒体报道和学术研究,而有关"蚁族"的学术研究和媒体报道都寥寥无几。在外来流动人口成为新闻媒体和文学作品(特别是打工文学)关注的主题,同时也日益 成为学术界的主流话语和焦点时,"蚁族"却埋没于"青年农民工"、"流动人口"、"校漂族"等字眼之下,他们既没有被纳入政府、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也很 少出现在学者、新闻记者的视野之中。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被漠视和淡忘的群体!这是一个少有人关注和同情的群体!
"蚁族"在主流话语中的缺失,并不代表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重要!
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再加上国际金融 危机的到来,"蚁族"的数量在未来几年内必将急剧增加。因此,尽管"蚁族"还没有形成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阶层",但日益显现的"蚁族"现象应当引起社会 的充分关注和重视。
我和我的团队从事"蚁族"研究已有较长时间。2007年,我发现在大学毕业生中存在"蚁族"这一群体,并于当年底组织了针对这一群体的第一次大规模社会调 查,这也是国内对这一群体最早的调查。2008年3月,由我主笔完成的近5万字的"蚁族"研究报告,经有关部门报送中央。4月,报告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 度重视。此后,我一直关注"蚁族"的发展态势及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2008年8月,我自筹经费,整合各方面资源,成立了由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经济 学等学科研究生组成的科研团队,开始专门从事"蚁族"的研究工作。同年底,我们展开了针对"蚁族"的第二次大规模社会调查,获得了有关这一群体工作、学 习、婚恋、业余生活、社会公正感、生活满意度、网络行为、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大量第一手数据与实证资料。
两年来,我的生活和工作被"蚁族"完全充斥:招募团队、培训调研员、发放问卷、录入数据、统计分析……我希望我的团队能够深入考察"蚁族",记录他们的苦 与乐、爱与痛,评议长与短,分析利与弊。虽然,我和我的团队成员目前还不是"蚁族"中的一员,但我们和"蚁族"都同为"80后"(研究发现,蚁族中 95.3%的人属于"80后",因此,可以认为"蚁族"是一个"80后"群体)。作为"80后"的我们,希望能做殷勤的守望者,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和研 究,探寻这些同龄人的行为特征。也许我们没有能力解决"蚁族"存在的种种问题,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方式记录下"蚁族"的需求、声音、文化、梦想,这是我们 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