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喜郎电子书

生,还是不生? 封面

生,还是不生?txt下载

作者:李叙

分类:其它小说

星级:

状态:完结

大小:74 KB

更新时间:2010-06-12

本站永久网址 www.TXLDZS.com 请牢记收藏并告知书友。

标签:生孩子 资料小说简介:

 “我为什么要孩子?!”
这个问题把大多数生于50、60年代的父母和30、40年代的祖辈们问到瞠目结舌。为什么要孩子?这个似乎从来不是个问题,如果不是越来越多的叛逆 70年代提出,也许父母和长辈们永远不会把这当成一个正经问题去思考。曾几何时,结婚生子是多么的天经地义,以至于“无后”在所有不孝行为中排行第一,成为不孝中的大不孝。但时至今日,70年代人这一批竟然敢于顶着大不孝的帽子抛出貌似有理的一句:“生孩子?我还没有准备好!”
我为什么要孩子?!
轰轰烈烈的家庭战争围绕着“是否生孩子”、“生或不生孩子的理由”等奇怪的问题旷日持久得进行着,其间你追我逃、你哀求我告饶的种种好戏轮番上演。那些逼着孩子完成历史使命的父母们实在难以理解,为什么找不到一个无可争议的理由让这些70年代的活宝们自觉自愿得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呢?诚然,当“传宗接代”的概念日渐衰微,“养儿防老”也显得不再那么牢靠,借由孩子来维系家庭稳定的想法更无法说服人心,70年代人提出的问题,似乎有了更多的理论支持,他们的理直气壮的支撑点又在何处?
成为父母的代价——竞争力不等式
你生于70年代,你已成为今天社会的顶梁柱,你对未来充满着憧憬,也许,孩子也是你憧憬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与此同时你还承受着生活、工作、家庭各方面的压力,你面对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你必须学习提高自己,随时防止被淘汰。你已经习惯于在做每一件事之前计算得失,残酷的社会实践早就教会你一个真理:这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
如果你打算要个孩子,请切记将你这些人生经验都传授给他,因为毋庸置疑的,你的孩子肯定也将面对同样的、甚至更加凶猛的压力和竞争,这些竞争,从他们出生之时就已经开始了。你可以看到那些准爸爸准妈妈们为了排期一个好的医院做检查究竟花了多少心思打通关节,而当孩子要上幼儿园的时候,更严峻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上海:入幼儿园需要考试。部分幼儿园的中班和大班都在像小学那样比较正规地上课。尤其是在数学和外语教学中,一些老师甚至将小学课本当成小朋友们上课的教科书。
哈尔滨:幼教小学化。某幼儿园的一块小黑板上,写着孩子们周末应完成的作业:抄写古诗“静夜思”三遍并背诵、默写汉语拼音字母、家长出20道退位减法题……
广州:幼儿已经变成“小学生”。本该唱歌、跳舞、游戏的孩子却在埋头苦学英语、语文、数学。部分幼儿园中班、大班都开设了数学课、英语课,有的幼儿园大班甚至还开设了小学一年级课程。这些幼儿园的孩子白天要上小学里才有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放学了还要做老师布置的一堆作业,到了月底各班老师还要对这些孩子进行测验。
还有更多……
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幼儿园要创品牌,家长要培养天才!两者一拍即合。
向幼儿园里提出教授小学课程起源于家长们的想法,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此幼儿园成了小学的预备班。尽管你也许并不赞同这样的教育方式,但你的声音往往被湮没在“望子成龙”的洪流里,你不得不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别人的孩子比较,并且为孩子的未来无端担忧起来。你的立场被动摇了,你“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为了孩子未来的幸福,我现在一定要让他赶超所有的孩子!
孩子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少,取而代之是竞争;老师也不再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她在冷眼旁观家长们之间的角力赛,看如何能从中获益更多。今天的幼儿园少了些许童趣与天真,为了争一朵小红花或者一个所谓“第一名”成就了满园的硝烟弥漫。
这样来形容幼儿园夸张么?即便幼儿园不至如此,真正的战场也即将来临。小学的起点标志着一个孩子人生的层次,一旦考进重点小学,通往名牌大学的道路似乎就顺理成章了。但所有的父母也都知道经历过“小学预备班”和自己的“早教”后,小学里也就学不到什么新鲜东西了。你的孩子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1. 继续像普通孩子一样从小学学起;
2. 向居里夫人学习,自己教授孩子知识;
这里便有了很多新的问题,比如其一:你愿意成为全职家长么?把自己的后半生紧紧系牢在孩子教育的成败上?
回到70年代人的生育问题,很难想象他们在经过如此冗长思考之后仍然愿意义无返顾得创造一个小生命。他们自己面对的竞争问题已经足够让他们苦恼,如果下一代仍然要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他们于心何忍?与此同时,他们还要面对这样一些现实问题:比如生育的黄金时期恰恰也是他们稍纵即逝的事业上升期,哪怕只分出一年时间去操心生育,回过头时,或许本该属于你的一切都因为这个孩子的诞生而落入了别人囊中。对于女性而言,更大的可能是等你休完产假之后,你原本不可替代的职业角色已经形成虚设,再如何继续自己的事业呢?企业竞争力就是个人竞争力,孩子的竞争力就是父母的竞争力,孩子的这些所谓从出生就开始埋伏的竞争力比拼,正是从父母原本或许就不十分雄厚的竞争力中截流出来的。
那么,生孩子是否要面临这样一种竞争力不等式呢?生孩子是否就注定要削弱自己的竞争力,再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为孩子创造理想环境中去呢?用一句更酷的话来说,国家竞争就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孩子们的竞争就是父母文化程度、经济实力、教育投入以及个人牺牲之间的竞争……

小说下载错误报告

  本网页自动抓取自网络,如认为侵权或违规请发送 站内信邮件 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