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txt下载
杜聿明: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
一、远征军组织的由来
中国远征军是根据一九四一年成立的中英军事民盟而组织的。当一九四○年欧洲第二
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法军在敦克尔克弃甲丢盔大溃败之后,英伦三岛岌岌可危,英
国希图借中国人民长期抗战的伟大力量,支援它在远东殖民地特别是缅(缅甸)、印(印
度)、马(马来亚)方面的军事,挽救远东大后方的危机。同时,在中国方面,为了要取
得抗战最后的胜利,当时也必须确保滇缅路这条最后国际交通运输线。因此,自一九
四○年十月间起,英国首先开放封锁已久的滇缅路,接着酝酿中英军事民盟。一九四
一年春,英国邀请“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到缅甸、印度、马来亚作军事考察。以
后几经协商,才在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立中
英军事同盟。
根据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的意见,中英军事同盟本来早应成立,以便中国军队及早
开入缅甸布防。可是英方迟迟不决,直到一九四二年二月间,中国军队才先后动员入
缅;三月十二日,即仰光失守后第四日,才正式成立“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
令部”(原定第二路在越南方面,以后情况变化未发表),指挥三军在缅甸与英军并肩
作战。这就是本文所称的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随着当时情况的发展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和三种不同任务、不同作战地区的
组织。前一阶段,自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一日中国军队动员入缅开始。属于中国远征
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指挥范围。第一次入缅远征失败后退入印度的部分军队改称
为“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简称“驻印军”或“中国驻印军”;另一部分军队退至
本国境内怒江东岸,连同以后新增加的部队到一九四三年春重新成立“中国远征军司
令长官司令部”,此为后一阶段。但因一般都称“远征军”,以致历史资料中,经常
混淆不清。特别是这三种任务不同的部队在三个战区作战,先后又统归史迪威指挥,
更易造成错觉。
现在我把中国远征军前后两个阶段、三种情况的实际组织分述如次:第一阶段:可以
概括为自珍珠港事变、日寇侵缅、中国出兵远征的时期。
时间:自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一日中国军远征军开始入缅起,至一九四二年八月间。
地点:包括全境内同古(即东瓜)、叶带西、斯瓦、仁安羌(即彦南阳)、乔克巴当、棠
吉(即东枝)、腊戍、曼德勒(即瓦城)、惠通桥诸战役及失败后分头撤退的地点。
部队番号及指挥官: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司令长官卫立煌,未到任,由
杜聿明代理,继任罗卓英,副司令长官杜聿明;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兼,第二百师师长
戴安澜、新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第九十六师师长余韶,游击司令(即第五军新兵训练
处)黄翔;第六军军长甘丽初,第四十九师师长彭璧生、第九十三师师长吕国铨、暂五
十五师师长陈勉吾;第六十六军军长张轸,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新二十八师师长
刘伯龙、新二十九师师长马维骥。
第二阶段:可以概括为准备反攻及打通中印公路(亦称史迪威公路)时期。在这一阶段
中又分为两个方面:印度方面:时间:自一九四二年八月间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
官部及新二十二师、新三十八师等部队退入印度至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止。
地点:包括中缅印边境孟拱、密###、八莫及畹町会师、打通中印公路诸战役。
部队番号及指挥官: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总指挥史迪威兼,副总指挥郑洞国(前为罗卓
英);新一军军长郑洞国,继任孙立人;新三十师师长胡素,继任唐守治;新三十八师
师长孙立人,继任李鸿;第五十师师长潘裕昆;新六军军长廖耀湘,新二十二师师长
李涛,第十四师师长龙天武。
中国方面:
时间:自一九四三年四月前后至一九四五年三月前后。
地点:包括中缅边境松山、腾冲、龙陵、畹町会师诸战役。
部队番号及指挥官;远征军司令长官司令部司令官陈诚,继任卫立煌,副司令长官黄
琪翔;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第二军军长王凌云、第六军军长黄杰,第七十一
军军长钟彬、第五军第二百师师长高吉人;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第五十三军
军长周福成、第五十四军军长阙汉骞;直属部队,第八军军长何绍周。本文所述,只
是远征军第一阶段一些惨痛的回忆。